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育杂谈 > 谈构建小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

谈构建小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

2022年12月27日 15:19:08 访问量:129



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,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,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,组织学生的活动,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,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。但在班级的实际管理工作中,诸多班主任往往把主导作用变成主体作用,甚至包办作用,班主任“有为”,而学生“无为”。班主任成为全班的“家长”,学生只有“听话”、“服从”。久而久之,逐步把专制主义引入班级管理,形成一种表面统一、严谨,却缺乏内在活力和个性的“克隆”班级。这样只能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背道而驰。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:“教是为了不教”。我们今天对学生的教育,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,培养学生的自律自控能力,从而使学生离开老师能自己教育自己,从这个意义上,也可以说今天的教育是为了日后不教育。如果说学科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不教,那么,我认为德育教育,特别是班级管理的最高教境界就是学生自我管理,自我教育。所以,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班主任的“有为”解放成“无为”,而让学生从“无为”走向“有为”(即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管一天天走向自律、自治、自我管理。)下面,结合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,谈谈构建小学生自主管理的策略。

策略之一:创建班集体的自我管理机制

创建班集体的自我管理机制,是发挥、发展学生自主性、能动性、创造性的基础。班集体自我管理的本质特点是:学生是集体的主人,人人主动参与和积极创建集体的生活,从而使班集体自我管理成为主体发挥、发展的舞台。为此我在班级机构设置、职权分配和角色安排等方面做了如下改革:

①定期变换管理角色,为学生自主管理创造条件。

为了给每一位学生以平等的学习锻炼机会,使学生主动参与班级事务,尝试创造性地组织活动,我对原有的班级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,采用全员性的值日班长轮换制。设立值日班长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集体建设的主人,给每位学生提供尝试当班长的机会,提供其施展才能与使用权力的机会。该制按座位进行轮流,轮到时从早到晚对班级工作负责。值日班长的职责如下:

常规  ①记录出勤;

    ②维护课间秩序、处理偶发事件;

    ③督促两操、监督卫生;

    ④负责讲桌周围卫生

反馈  总结一天工作,写好班级日记。

班长轮流当,不但使学生锻炼与展示了自我,使他们具有光荣感、责任感、成就感,而且增强了他们表现自我的意识,提高他们自我约束、自我管理的能力,同时也减轻了常务班长的工作量。实践证明,实行角色动态分配制有助于学生从管理角色的变换中学会自我管理,增强角色的自我调整能力,不断加深自我的认识能力,提高集体主体的意识,进而产生群策群力,团结合作的人际关系,为顺利开展班级工作奠定了基础。

②设置多样化小组,为学生自主管理提供机会。

小组是班集体组织机构中最基本、最活跃的组织形式。按其活动内容的不同,我班建立班务管理小组(如墙报编辑小组、财务管理小组、图书管理小组、卫生监督小组、生活服务小组等)学习小组、各种课外兴趣小组等。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加入一至几个小组,扮演各种角色,接受集体的积极期望。为了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,我们通过让学生为自己小组命名的方式,培养小组集体的凝聚力和主体意识。在命名的过程中,学生积极主动,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。有的以喜爱的动植物名字命名,有的以崇敬的英雄人物的名字命名……同时我们让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目标和活动内容,在小组中当家作主,学会自治。他们活跃在校园内外,在各种小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。我们还开展小组擂台赛,加强班集体对各小组活动的评价、督促和班主任对各小组活动的指导,确保每个小组的活动对学生个体产生积极影响,充分调动每一个小组和个体的主动性。

③创设民主氛围,让学生获得自主管理的成就感。

力求在集体、社会中表现和体验、感悟自我价值是主体性发展的根本动力。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,都希望自己在班内发挥作用,得到价值认可。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才能,获得成功的机会,我根据学生兴趣、爱好、能力、特长、需要等把班级内的各种管理职能分解为一个个具体明确的岗位,如建立学习互助岗、环境保护岗、文体活动岗等,甚至细致到将班级琐碎工作分为十多个小方面。除每个四人小组选派一人负责前后两桌的地面及抽屉卫生外,其余的诸如图书管理、讲台桌的整理、花卉的浇灌、清洁用具的摆设、粉笔的保管、摆齐桌凳成线、每天的换水、墙壁保洁,学校通知的记录与传达等均设立了相应的岗位,总之,我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管理中找到了自己满意的位置,做到“人人有岗位”,让学生在发挥自己作用中,看到自己的价值,在班级中取得有利的地位,从而激发其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我班还设置了“班级自主管理信箱”,班级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对班级工作提出设想、建议;对班干部的工作提出意见。通过信箱反馈到班委会,由值日班长协同班委会定期归类处理,并及时将处理意见公布于众。

考虑到培养学生合作和角色改变能力的需要,有些岗位还采用了交替制和合作制。交替制即两个或几个学生轮流担任某一角色;合作制即两个或几个学生合作担任一个角色。这种方式,分工细致具体,颇受学生欢迎。学生在参与集体管理中进入主体角色,承担责任和接受监督,逐步学会与人合作协调。因而,促进了学生自我意识、主体意识的深化和多方面实践能力的提高。

策略之二:充分挖掘具有活力的激励能源

实践证明在平常的工作中,倘若能充分挖掘一切激励能源,创设激励的情景,不断地为学生自主管理注入新的活力,从而更好地进行班级文化建设。

①目标激励——让班级航向更明确 

目标是指人们期望达到的某种境地或标准,它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、规范、激励、修正等功能。班集体的管理是以目标为管理活动的指南,以实现目标的成效作为评价依据。一个集体没有目标就等于没有方向,没有目标就形不成凝聚力,学生在没有目标的班级中也就缺乏动力和自我要求。为此,每个学期开学初,我们总在摸清底细的情况下,引导学生结合班级实际制订奋斗目标和各自的实施方案,然后在全班范围内组织讨论,认真研究,提出修改意见。最后用表决的方式通过,形成全体认可的班集体目标,并张贴在教室最醒目的地方,时时对照,进行自我调整,自我激励,强化团队精神,引导班级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。

②数据激励——让考核更透明 

从心理发展的过程来看,小学生处于“发展式半自治性”的阶段,他们一方面用审视的眼光观察别人,同时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,他们内心深处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。认为老师正确的评价学生,不囿于横向和消极评价的思维定势,而应客观、公正、慎重。为了避免主观性、片面性的评价,设计出科学的衡量学生行为的指标,实行量化考核。结合我们学校的《一日常规》评估细则进行考核,考核内容涉及守纪、学习、劳动、卫生、参加活动等诸方面,使学生行有所依、学有所循。每日对学生逐条考核,及时记载,量化表一概公布于众,随时接受学生的监督,量化结果一目了然,用数据来说话,增强学生的“差距感”,以此鞭策学生自觉地改正缺点,赶超先进,强化“自我教育”意识。在量化的基础上,及时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予以肯定、奖励。如根据量化表中的得分,班内每周评出四名“规范之星”、一个“规范小组”;评出“优秀管理组”及“优秀管理个人”,并且每月设立“进步最快奖”。在每月的集体班会上,开展交流、汇报心得、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。老师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获得荣誉创设机会,鼓励学生发展特长,真诚地赞美他们的长处,及时肯定细微的进步,点燃他们内心的希望之火,有意识地进行广泛持久的激励,引起更多学生心理上的积极感应,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,促进班级目标的实现。

③榜样激励——让先进发扬光大 

榜样是优良品德的典范,为学生提供思想言行规范要求的物化模式。榜样以具体、生动的形象感染学生,它比说服教育更具影响力和号召力,因而应发挥优秀生的作用,使他们成为班级的骨干力量,成为学生最先模仿的对象。譬如:“班干部轮流制”产生的优秀管理者,量化管理产生的规范之星,勤奋奖、进步奖获得者,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榜样,他们和一般学生生活在一起,年龄相仿,经历基本相同,环境影响差不多,易被学生接受,易激起上进心,抓住学生善于模仿的心理,一方面扬声势,造气氛,召开表彰会,并请优秀人物介绍先进事迹,激励同学们仿效榜样,向他们看齐。另一方面,在给予先进者充分肯定的同时,对他们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,引导他们看到不足之处,加以改进,使其好上加好。这样既激励了先进,又激励了后进,是一举两得之计。

④情感激励——让师生情意更浓

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,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。需要是情感产生的基础,事实上,每个学生同样需要激励,运用恰当的方式,表达对学生的关心、信任、支持和帮助,就能激发学生的情感。如我在班里开展了“送你一句话”、“和你交朋友”、“成长报喜单”等一系列活动,旨在让他们感到快乐、感到教师能理解他们,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,这样他们也就能支持老师,会更加努力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,改正错误,不断取得进步,有利于实现教育目的。

当然挖掘到激励的源泉后,不一定就能达到最佳效果,还需要把握最佳时机。如新学期的第一天,重新调整班级、学生取得成绩、遇到困难和挫折、犯错误后有悔悟等等,及时地发现、关注、鼓励、帮助和理解,定会有水到渠成的效果。“激励”是实施班级管理的“上策”,是建立优秀班集体的“活水源”,它比被动的管、卡、压方式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。

班主任的“无为”,需要学生的“有为”来配合。没有学生的“有为”,班主任的“无为”就成了“无所作为”。要培养学生的“有为”,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班级自主运作机制。开展“小学生自主管理”,不仅真正锻炼学生的能力,还真正解放了老师,它使每个小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,又是管理的主体;既是活动的对象,又是活动的主体;既是评价的对象,又是评价的主体;以达到“‘管’是为了不管;‘教’是为了不教”的最高境界。<转>

编辑:郑向荣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五寨县第四小学 特此声明。